特大拐賣婦女、兒童團夥覆滅,38人落網!貴州德江警方尋回、解救被拐婦女兒童10人

圖文|朱俊海
11月2日,51歲的土家族男子楊某國在德江縣楠杆鄉人民政府會議室裏,緊緊抱著失散23年的兒子相擁而涕。許久才平複心情後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兒子,仿佛還在夢裏。
11月4日,被拐賣22年的田某平在德江縣青龍街道光輝社區與大哥田某雲兄妹團聚。田某雲攙著妹妹的手久久不肯松開,以淚洗面地說道:“二十多年,妳去哪裏了,爹媽臨終的時候都還在不停地叫妳的乳名......”
這是貴州省德江縣公安局近日組織的兩場被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案件認親儀式現場。
公安部“團圓”專項行動以來,德江縣公安局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爲突破口,紮實開展涉拐積案攻堅,成功偵破“7.11”系列拐賣婦女、兒童案,打掉壹個特大拐賣婦女、兒童團夥,破獲二十年以上拐賣婦女、兒童曆史積案1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8人,找回、解救被拐婦女8人、被拐兒童2人,幫助多個家庭重聚團圓。
壹條線索牽出20年前多起拐賣婦女、兒童案
2022年5月,德江縣公安局按照公安部統壹部署組織警力對曆年未破拐賣婦女、兒童的積案再次進行梳理,並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發現1999年5月26日,失蹤的徐某蘋被拐賣案的壹些重要新線索。當即成立專案組對徐某蘋被拐賣案進行深挖細查。經偵查,先後抓獲涉嫌拐賣徐某蘋的犯罪嫌疑人張某、張某海、文某平等6名犯罪嫌疑人。
辦案民警通過審訊涉嫌拐賣徐某蘋的中間介紹人曹某明,發現這起案件與貴州、山西、河南、浙江等省的多起拐賣婦女兒童案件相勾連,犯罪嫌疑人先後從貴州多次拐騙婦女、兒童到山西、河南、浙江等地販賣,是壹個跨區域拐賣婦女、兒童的特大犯罪團夥。專案組通過對徐某蘋被拐賣案深入調查發現,這個特大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團夥成員拐賣的婦女涉及銅仁市德江縣、遵義市務川縣、鳳崗縣等地。
因案情重大,2022年6月,銅仁市公安局將案件提級偵辦,成立了以銅仁市公安局和德江縣公安局主要領導任專案組長,抽調市、縣公安機關多名精幹警力爲成員的“7.11”系列拐賣婦女、兒童案專案組。專案民警從徐某蘋被拐賣案入手,在對主要犯罪嫌疑人審訊的同時,對涉案的幾名犯罪嫌疑人進行深度分析、研判,對關聯出的案件線索派出核查小組先後趕赴山西、河南等地逐條落地核查,不放過壹條案件線索,對所有關聯案件進行深挖細查,力爭擴大戰果。
深挖徹查打掉犯罪團夥,38名團夥成員悉數落網
專案民警經過深挖徹查發現,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曾把拐賣婦女、兒童作爲自己生財之道和發家致富的主要手段,並逐漸發展成爲具有壹定規模的犯罪團夥。犯罪嫌疑人相互交叉作案,被拐對象輸出地涉及山西、河南、浙江等省,有較爲穩定的販賣渠道。專案組通過深入偵查,發現該團夥涉及的案件線索越來越多,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從最初梳理出的二十余人增加到三十余人,案件猶如滾雪球壹般越滾越大。
拐賣婦女兒童積案的偵辦,因作案區域跨度大、時間長、範圍廣,壹些關鍵證據受當時辦案條件影響以及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因記憶缺失等諸多因素,案件證據收集固定及調查取證異常艱難。
在專案偵辦過程中,專案組通過重新調取原始案件材料,回訪當時偵辦案件的老偵查員,對每起案件線索進行重新梳理分析,結合現代的科技偵查手段,開展案件偵查工作。德江縣徐某蘋被拐賣案中,受害人徐某蘋被拐賣後因多次婚姻不幸導致精神異常在德江縣精神康複醫院治療,民警利用徐某蘋病情好轉的間隙先後多次到德江縣精神康複醫院對其調查取證。被拐賣至山西的練某芬、任某花等人,因被拐賣到當地20多年,在當地已經結婚生子,專案民警在調查取證時被害人均不願再提及過往被拐賣的痛苦經曆,民警多次上門尋訪受害人還吃了“閉門羹”。專案民警經過10多次登門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受害人終于放下思想包袱,向民警講述了被拐賣的過程和經曆,指控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
爲了在規定的偵查期限內將案件順利移送起訴,將案件辦細辦實、打深打透,專案組民警與時間賽跑,冒著被疫情感染的風險,夜以繼日開展專案偵辦工作。專案組民警在四個多月的時間裏輾轉山西、河南、雲南、浙江、廣東、青海、重慶、湖南、湖北等省市,行程四萬多公裏,開展調查取證,查找、解救被拐婦女、兒童工作,並將該團夥涉案嫌疑人壹壹抓捕歸案。截止目前,該系列案已抓獲涉嫌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嫌疑人38人。
踏破鐵鞋只爲骨肉團圓,8名被拐婦女、2名兒童成功找回
每壹名被拐賣人員的背後,都有壹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每壹個家庭的團圓,都經曆了難熬的等待與追尋。
1999年8月,德江縣楠杆鄉有智力障礙的張某娥、楊某母子被同村人劉某芬、田某書等人以打工爲名騙至河南省安陽市拐賣。當年的辦案民警在偵查該案件過程中由于案件的主要嫌疑人劉某芬,關鍵的中間介紹人李某寶死亡,案件線索就此中斷。專案組接手後對該案件線索進行重新梳理,及時調整偵查思路,采取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相結合的方式,以先找到被拐對象,逆向偵查方式開展偵查,經過專案組民警的不懈努力,准確判斷楊某被賣到了河南省安陽市的龍安區。
爲了找到楊某,專案民警趕赴河南省安陽市,通過與當地警方溝通協調,認真思考和分析,專案組決定采取戶籍信息重點篩選、采集DNA比對查找被拐小孩楊某的思路。在安陽市龍安區警方的大力協助下,專案民警共篩選出疑似對象67人,走訪排查排除51人,剩余16名重點疑似對象,專案民警通過壹壹見面排查並采集血液與打拐數據庫中錄入的生父楊某國血液進行DNA比對,最終比中安陽市龍安區善應鎮西方山村楊某威。民警立即對楊某威的養父母楊某福、宋某英進行傳喚調查,楊某福、宋某英最終交代了楊某威正是1999年8月,經犯罪嫌疑李某寶介紹以6500元從劉某芬手中拐賣收養的。
爲了找回張某娥,查清案件事實,專案民警通過走訪張某娥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丈夫楊某國,通過多方查找,最終找到張某娥僅有壹張並不清晰的照片。專案民警趕赴河南省,經河南省公安廳對張某娥的照片進行比對,比中河南省範圍內共26人,專案組民警通過逐壹排查核實,最終確定河南省濮陽市台前縣夾河鄉村民張某花,就是民警苦苦尋找被拐23年的張某娥。
後經調查核實,因張某娥有智力障礙,劉某芬以外出打工爲名將張某娥母子騙至河南省安陽市,在安陽市龍安區,劉某芬在中間人李某寶的介紹下將張某娥兒子楊某以6500元賣給楊某福、宋某英夫婦。隨後劉某芬對張某娥轉賣過程中張某娥與劉某芬發生矛盾抓扯後張某娥逃脫,因張某娥智力有障礙,舉目無親,流浪至河南省鶴壁市第四煤礦附近時被在煤礦打工的現任丈夫王某書收留,後與現任丈夫王某書結婚並生育壹女兒。至此,在專案民警的艱辛努力下,查清了案件事實。經采集血液複核比對,張某花、楊某國系楊某威物學父、母親。
本文開頭父子團聚的場景,正是上述張某娥、楊某母子被拐賣的悲情經曆。
目前,該犯罪團夥已被移送銅仁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案件正在進壹步辦理中。
责任编辑:熊宇
一周热门报道
编辑推荐